En 内网 新内网

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

针刺研究3000年与50年

日期: 2011-04-28
主讲人:韩济生
       2009年2月27日下午4点,“展望事业,探讨人生”系列讲座第二十一讲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学院邓佑才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生理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先生主讲。
       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待一些从六七十年代起就从事神经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可能大家很难想象他们所经历的困难。在那样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学术上的难关,更棘手的是仪器设备的缺少以及在政治浪潮中艰难的处境。或许只有凭着坚韧的毅力和对真理不渝的热爱才能支持他们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而韩济生院士就是其中的一位。韩院士不但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几十年不懈地探索针刺并用出色的工作将它推向了世界,更用精心编著的教科书启蒙了一代又一代学者。现在当他以80岁的高龄站在讲台上思路清晰的向我们娓娓道来针灸的奇妙原理时,我们仰望的不单是一个科学家的精深,更是一位大师的高度。
       韩院士告诉我们用一个小时去讲针刺研究,哪怕只是讲述一个大概也是极其困难。祖先三千年的探索再加上他半个世纪的研究,也难以窥其全貌,可见这门学问的博大精深。现在针灸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它可以治疗43种疾病。而中国从解放以来就有了对针灸研究的探索,但真正科学的研究开始于1958年,那时候在手术之前用针刺麻醉可以大量减少麻醉药的用量,成了医学上的重要应用。1956年,周总理询问关于针刺麻醉的原理时,韩院士就开始参与北京医学院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
       韩院士自称对于针灸,他是从“是什么”开始起步的。在这之前,他甚至对其效果都有怀疑,然而随着在这一领域的逐步深入,他终于从将信将疑转为充分认识到其神奇的科学功效。韩院士最开始的研究建立在测痛的基础上,他告诉我们尽管当时受爱国热情的鼓舞有无数志愿者参与了此项研究,但测痛方法成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最后,他们选择了钾离子测痛法。通过阳极电流刺激神经,在合谷穴、头部、背部等八个地方扎针,测量受试者的痛感,实验发现针刺半个小时后痛觉水平明显下降,完全和临床现象吻合。开刀时间往往选择在扎针半个小时后,再次扎针将维持现有水平,而去针后效果则会明显下降。这第一个实验结果很好的说服了人们扎针可以使疼痛阈值升高,敏感性降低。但是实验并未印证一句俗语“口面合谷收,肚腹三里流”,反而显示扎在不同穴位,差别很不明显。为了进一步研究其机制,韩院士又选择了在合谷附近没有经络的穴位处扎针希望验证是否只有通过经络的穴位,才有扎针的效果。结果令人惊讶的发现,即使在非经穴扎针依然能起到镇痛的效果。研究者们不得不承认,关于穴位的概念也并非是非常精确的一点,关键是要刺激神经纤维密集的区域才有效。
       另一个问题是关于扎针的重复性,今天扎针有效,那么明天呢,后天呢,每个人针刺效果的优劣是否可以一直保持不变?据韩院士介绍,当时北医三院常常接待外国领导人的访问,来宾甚至包括像柬埔寨国王这样的国家级元首,他们希望借用重复性达到最好的手术效果。最初的试验在大鼠身上执行,扎针的结果显示,对扎针有明显镇痛作用的大鼠第二次施针后依然达到同样的效果,后来在对人核磁共振的试验里也显示了同样良好的重复性,这一点给了外科医生很大的鼓舞,同时也使针刺有了实际的治疗作用。韩院士的演讲中还特别提到了捻针的作用,传统中医常常使用留针的方法,而在实验中发现,单纯的留针是没有效果的,不断地捻针才会保持镇痛效果。经络与神经的争论也一直是研究的焦点问题,研究发现普鲁卡因可将神经麻痹而使扎针无效,表明神经是起作用的。而关于经络的效果现在依然还不是很清楚。科学家们在试验里还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无论扎哪个穴位,镇痛曲线都有相似的规律性。停针以后针效降低的斜率非常相似,每16分钟降低一半,规律性非常明显。经过这一系列的试验和探究,科学家们终于初步弄清了“是什么”这个问题,证明针刺确有镇痛作用,不仅有明确的时间与空间的规律性,还有良好的重复性,这也就为下一步的研究铺平了道路。
       下一步就是对“为什么”的研究,如此明显的规律性让人忍不住猜想,是否针刺产生了某种特异性物质,该物质会因不再施针而分解?这次的试验材料选择了兔子,将施过针的兔子的脑脊髓液导入另一个兔子脑内,另一个兔子痛阈也有了提升(痛觉敏感性降低)。这说明脑里确实分泌了某些物质,具有镇痛作用。关于镇痛物质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神经,另一个就是神经化学。韩院士主要从化学方面进行研究,实验的开头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也得到了很多人帮助,甚至有一位友人从美国寄来试验设备支持韩院士的研究。开始是对小分子递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的研究,1975年以后转入神经肽的研究,终于发现对神经刺激的频率强烈地影响了递质的释放。例如当刺激为低频(2~4Hz)时,在CNS中释放的神经肽主要是脑啡肽和内啡肽,镇痛部位位于脑和脊髓;而当刺激为高频时(80~120Hz),则以释放强啡肽为主,作用于脊髓。最后得出结论:同一递质在中枢不同部位,产生不同作用,因而只有恰当的参数组合,才能产生最佳效果。
       当原理问题已基本解释清楚时,研究者不禁提出另外一个问题:电针方法是否还有改进的余地?传统方法都是经过扎针,需要针灸师的操作,而经过改进后的方法利用皮肤电极在穴位上施加电刺激,使得操作变得简单易行。这项发明在实际操作中不论对于急性痛还是慢性痛都显示了良好的效果。中国科学家用30年做的基础研究,美国医师用了3年在临床上得到验证。韩院士说,通过国际交流,能造福更多的病人,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韩院士在最后谈到了关于医生与科学工作者的责任,他认为科学家不但要做好本职工作,更应该为人民多谋福祉。自2007年,韩院士开始着手建立疼痛科,他说这是他人生中一件最值得高兴和自豪的事情。现在,韩济生院士以80岁高龄仍在兢兢业业工作,为了减轻更多患者的疼痛,实现造福社会的目标而坚持奋斗。
       (撰稿人 新葡萄8883官网AMG 08级3班 赵媛)